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信息 >>新闻中心 >>新闻聚焦

新闻信息

药食同源----龙眼肉

发布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jpg

这首诗犹如一则谜语,生动描绘出龙眼果实的特点。

龙眼又名桂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味甘、平。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本草纲目》中时珍曰:“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民间也素有“南方桂圆北方参”之说。

龙眼肉补益作用甚佳,但也有禁忌,如何服食效果更好呢?

且听药师与您慢慢道来。

21.jpg

新鲜的龙眼虽然美味但不易保存,所以人们在夏、秋两季,将成熟果实剥壳、去核、制成干品。

药用龙眼肉以片大、肉厚、质细软、色棕黄、半透明、味浓甜者为佳品。

药性甘、温,归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不思饮食、心慌心悸、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等症;气血不足导致面色萎黄少华、倦怠乏力或月经不调等症人群也可服用。

本品特点:甘润温补不滋腻,为性质平和的滋补心脾之良药,鲜品宜生食,干品可煎汤,药食兼用。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中归脾汤流传至今已有760余年,他以龙眼肉、黄芪共为君药,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脾不统血等证。清末名医张锡纯的定心汤重用龙眼肉治疗心虚怔忡等症。妇科常用经典名方安坤赞育丸也含有这一味药。

龙眼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兼顾,女性朋友服食更有获益。

现代研究表明龙眼肉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A、B1、B2、C、P)、磷脂、腺苷等微量元素。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且具有抗焦虑、抗自由基、抗衰老等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温,易生湿助火。故湿阻中满或内有停饮、停痰、郁火者忌服。

22.jpg

食疗应用

代茶饮

龙眼肉20克,放进300毫升的沸水浸泡约5分钟后食肉喝汤。可醒脑安神,为经常熬夜,快节奏生活人士首选。

“全桂圆茶”。将带壳的桂圆干洗净,冷水下锅,煮1到2小时,也可用沸水直接冲泡饮用。“一粒桂圆三味药”桂圆壳祛风,桂圆核化湿,桂圆肉补血,用整桂圆泡茶,可补血、养心,预防记忆力减退。

龙眼莲子粥

 《中医营养学》

【原料】龙眼肉50g,莲子30g,糯米100g

【制作】先将莲子去皮心,与龙眼肉、糯米一起煮粥即可。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两次。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按语】龙眼肉味甘、性温,入心、肝、脾经,能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莲子味甘、涩,性平,入脾、肾、心经,能养心安神、补脾止泻、益肾涩精;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能补中益气健脾止泻。三物合用,可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用于心脾两虚之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症。

蜜饯姜枣龙眼

《泉州本草》

【组成】龙眼肉250g,大枣250g,蜂蜜、姜汁适量。

【制作】将龙眼肉、大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时,加入姜汁和蜂蜜,搅匀,煮熟。起锅待冷,装入瓶内,封口即成。

【用法】作零食,适量服食。

【功效】补益心血,健脾养胃。

【应用】脾虚血亏所致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心悸怔忡等症。

【按语】龙眼肉味甘、性温,能补益心血、养血安神;大枣味甘、性平,入脾、胃经,二者配伍,可补脾和胃、益气生血;蜂蜜味甘、性平,能补中润燥;佐以辛温的生姜,使全方补而不腻共奏补益心血、健脾养胃之功。

玉灵膏(代参膏)

     中医食疗古方,源自清中医名家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是补血补气之臻品,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等栏目均有中医专家介绍该方。

【组成】:龙眼肉250g,西洋参25g

【功用】补血,益气,安神,改善睡眠,益脾胃。可补益气血,为滋补心脾之良药。

【制作】将龙眼肉捣烂如泥,西洋参研末,二物连同白糖一并拌匀,放密封的瓷器内,置锅中,用文火蒸4小时以上即成。蒸40个小时以上,玉灵膏味道偏苦或酸,补气血能力更强,且不易上火。

【用法】 每次取1匙,开水化开服下。每日早晚各1次。

【宜忌】孕妇忌服,适合产后服用。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2]周俭, 中医营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5

[3]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6

[4]常章富,临床中药学备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9

[5]马子密、傅延龄,历代本草药性汇解.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6]刘志勇等,药膳食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9

[7]杨思澍等,中医临床大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

[8]彭怀仁等,中医方剂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