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育专才 中西并重护健康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第三批)临床实践报道
在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实践,已成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的核心路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作为重要培训基地,积极探索创新,从培训体系构建、教学相长机制、实践成果转化到质量保障等全面展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带教模式的创新发展与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多样精准培训,筑牢专业发展基石
望京医院针对2025年第三批学员,量身定制了为期5周的临床实践计划,组织学员深入脾胃病科、外科、运动医学一科血管外科、运动医学二科、运动医学三科、肿瘤科、呼吸科、康复科、脊柱一科、脊柱二科共计10个临床科室基地开展学习。通过小讲课、病例讨论、护理查房、专科技术实操等多样化教学形式,将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护的思想维度融入到专科护理实践中,推动全科护理服务规范化发展,实现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
图为:学员见面会
图为:疑难病例讨论会
图为:护理查房
图为:小讲课:护理个案书写指导
临床实践管理团队由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及高年资护师组成,他们兼具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科研指导能力,为学员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各培训基地科室配备舌像仪、结肠水疗等先进中医特色设备,并提供中医外治法室、示教室等专业化教学场所,同时充分考虑学员需求,妥善安排学习与休息空间,给予学员优质资源全方位保障。
二、教学双向赋能,推动师生协同发展
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培养过程中,望京医院积极构建学员与带教老师深度互动协作机制,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实现护理能力与专业技术的双向提升,为护理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系统的中西医护理技术交叉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更培养了其综合护理决策能力,推动学员实现从单一技术执行者向复合型护理人才的跨越。教学过程成为带教老师深化专业能力的重要契机,老师们在指导学员过程中,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护理论文、专利等,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与科研水平。
三、实践成果丰硕,彰显专科护理价值
望京医院建立完善的科研指导体系,由带教老师全程指导学员书写个案报告,护理部与总带教基地从案例选择、书写方向、问题处理、护理方案制定等多方面给予重点指导,有力促进临床经验向护理成果转化,为学员后续在原单位开展护理研究指明方向,为护理科研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学员个案汇报会
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学员李倩撰写的个案论文《一例基于“清通补”理论阶段式中医外治护理丹毒合并溃疡患者的病例报告》,严格按照学会要求,与外院学员共同参与个案评选,成功获得优秀案例推荐,充分展示了学员的实践与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也彰显了临床带教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四、严格督导考核,保障培训质量
望京医院建立每周定期反馈交流机制,通过“临床问题发现- 师生共同研究 -成果应用反哺临床”的良性循环,促进双方在技术难点攻克、临床经验共享等方面持续优化,构建起互助共进的良好教学生态。
图为:望京医院督导座谈会
在2025年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督导检查中,督导专家通过学员访谈、教学计划评估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教学质量,持续优化教学管理,确保培训同质化与高质量,为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可靠质量保障。
图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教学基地督导专家座谈会
展望未来
望京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强化督导机制,完善标准化培训模式,深化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以更好地满足健康中国战略下多元化的护理需求。未来,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创新,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必将在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下一篇: 学习教育 | 八项规定何以改变中国